编辑
2025-05-12
又学会一点点
00

首先

了解任何一种事情一般都是先了解它的叙事,其次才了解它的本质。

而这种本质的发现是否依赖于一种生命体验,这是需要思索的。

比如当我评价一个地方的好坏,在我到达之前,我获得的是他人对这个地方的叙事。

但由于我没有到达,所以我会主观认为这不是这个地方的真实,也就是本质。

当我到达这个地方,进行了三天的生命体验。得出来的结论是这个地方还是不错的。

请问此时我的结论是有关这个地方本质的答案,还是一种对于该地的叙事呢?

对于阐释者本人或者是叙事本人,常常会以为这个结论是本质,但是从他者的眼光来看,这只是一种新的叙事。但是对于阐释者本人来说,理解为是三天生命体验的对于该地的本质的发现。

具体到医学史而言,日本医学共同体认为医学教育白皮书就是他们的本质,但是对于我而言,这只是一种叙事,而为什么他们会认为这种叙事是医学的本质,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其他叙事影响了他们的观念是我要发现的。以及这种叙事对与这件事相关的人产生了什么影响,都是我要去回答的问题。就这么写吧!!!明天开始!!!

编辑
2025-05-11
又学会一点点
00

1.听力是一个用进废退的学习。

耳朵就是这样的一个器官,与眼睛不同。

耳朵多用、多听会变得更加灵敏。

所以听力是需要长期坚持的!

2.听力是学习,所以是在进入一个新的场域,去理解对方的内容。

编辑
2025-05-11
又学会一点点
00

1.和同辈进行交流探讨的时候,要一直怀有谦卑、学习的态度。千万不要因为意见不一致影响自己的交流态度。因为人文学科的生命力就在于交流。

2.和老师进行交流探讨的时候,一定要逻辑准确地、连贯地汇报。

3.学术交流要注意自己报告的是多长时间,如果汇报不到五分钟,要分享的就是小问题。

如果汇报时间超一些,可以分享大问题。

4.学术交流不要一股脑子说自己的观点,要有逻辑、条理清晰、保持从容地交流。

编辑
2025-05-10
又学会一点点
00

1.确定选题后 请老师评定学术价值(需要日后自己去培养看待学术价值的眼光)

2.论坛交流-期刊投稿

例如:周易的爻位说 先会议投稿-期刊投稿

编辑
2025-05-08
又学会一点点
00

1.学术一定会要有苦功夫、一定会走弯路。所以不要心存幻想。出现idea只是完成了解决问题需要的百分之五。

2.我没资格评价学界现在发展到哪一步,因为我没有进入先进学术界的场域。

所以要结合信息文献讲问题,不要讲自己不知道的问题。

3.学术写作是语言一步一步精确的过程,所以要按照精确语言的思路来攥写论文。

4.用分词的方式攥写自己的论文 会更通顺 心情也更好。

5.一篇好的论文就是这个主题下语言的子集。

6.有了一个想法之后,要广泛地查阅相关论文。而不只是自己看文献。

一定要看前人有没有写过关于这个想法的相关论文。

不然真的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。